close
經常被拿來作為市場散戶指標的融資餘額,一直都是市場研判行情的重要指標。在市場上,散戶可向券商融資六成買進一檔可融資的股票,一般主力、大戶可能使用丙種墊款或自有資金,外資、投信法人也不會使用融資,因此,這個讓資金極大化的融資水位,成為判斷散戶活絡的一個敏感指標。
大漲個股融資餘額少
台股的融資餘額天量一度超過六千億以上,這些年來,散戶在股市受傷不輕,很多人操作傾向保守,於是融資水位持續下降,到目前為止,整體集中市場的融資餘額約二七二五.三億元,是近期相對低的融資水位,目前的融資餘額約盛況時的四五%,顯示市場散戶保守操作謹慎的一面。
除了CD─R外,DRAM也是「散戶的墳墓」。華亞科這幾年從四四.五元跌到七.四一元,如今融資仍高達一三萬張,散戶不知已斷頭幾次?華邦電融資也始終保持在一○萬張以上。還有NB的宏今年股價跌了六成,但是融資達七四五九○張,這也是散戶錯覺便宜了,紛紛搶進的現象。去年炒很高的揚明光股價從三二一元跌下來,融資從八千張也上升到一.二四萬張。
從技術面來看,年線是判斷多空很重要的指標,而籌碼面,融資餘額是很重要的切入依據,把這兩年所有大漲的個股攤開來看,所有會大漲的個股,都是融資很少的,反之,股價愈跌,融資卻愈多,還有融資使用率居高不下的個股,恐怕是散戶最容易受傷害的標的。
2011/07/25 提供機構:先探投資周刊
全站熱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