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AMOLED具有高對比反應速度快較寬色域廣視角、應用溫度範圍寬及低能耗等特性,還能應用於更薄背板,以做成可撓式或透明顯示器,被視為可能是下一個世代主流的顯示技術
目前AMOLED出貨量三星占了97.5%,主要用於自家需求,他廠想買不見得買的到,期盼台廠能加緊腳步,不要步上DRAM後塵敗下陣來!
資料參考:AMOLED 的戰爭維基百科AMOLED


2012-01-27 00:25 工商時報 DisplaySearch大中華區總裁謝勤益口述、袁顥庭整理

三星集團旗下三星移動顯示SMD(Samsung Mobile Display)所投資的主動式有機電激發光顯示器(AMOLED)5.5代廠在2011年正式量產,同時也宣布將投資全球首座8.5代AMOLED工廠。三星和樂金也都在今年CES上盛大發表最新55吋AMOLED TV,色彩表現更豔麗、更輕薄的AMOLED進入量產時代,甚至往大尺寸發展,引起業界關注;讓人擔心的是,至今台灣面板廠仍缺席。

 究竟AMOLED的發展性如何?如今TFT面板產業面臨嚴重虧損的困境,台灣面板廠有沒有機會大步趕上?都備受市場關注。

 OLED跳躍成長 發展備受市場關注

 OLED技術發展於1980年代,商業化應用則始於1990年代後期。近年來有不少廠商熱中於發展AMOLED顯示技術,其中以SMD的5.5代生產線為代表,同時SMD與LG Display也已經分別公布其8.5代線AMOLED投資計畫。其他面板廠商則不論是新進入或曾經退出並重新進入者有友達、新奇美、彩虹、天馬與京東方等等均在AMOLED的技術上逐步開發並逐漸取得一定的進展。

 為什麼AMOLED會受到關注?主要是因為OLED顯示面板具有高對比、反應速度快、較寬色域、廣視角、應用溫度範圍寬及低能耗等特性,除此之外,OLED顯示面板還能應用於更薄背板,以做成可撓式或透明顯示器,所以被視為可能是下一個世代主流的顯示技術。

 近兩年來隨著智慧型手機需求強勁成長,2011年AMOLED出貨量可望達到9,000萬片,較2010年成長97%;而營業額則預期衝上33.6億美元,年成長率高達169%。拜行動產品應用增加所賜,在中小尺寸面板顯示市場,AMOLED的滲透率已經逐漸提升。2010年AMOLED占中小尺寸主動式矩陣平面顯示器6%的市場,而在2011年估計將有兩倍的增長達到12%的比重。AMOLED的成長主要來自智慧手機,由於出貨數量增加,螢幕尺寸和效能的提升拉高平均銷售價格,2011年智慧手機面板的營收也翻升兩倍以上。2011年前3季3.5吋以上AMOLED面板出貨量達到597萬片,與2010年同期相比成長3倍。

 其中SMD是AMOLED成長的主要推手,其出貨量占所有AMOLED面板的97.5%三星Galaxy系列智慧手機為AMOLED面板的先期採用者,以高對比和對觀賞影片時快速回應時間來和蘋果iPhone的高解析度IPS液晶顯示面板對決。這兩個品牌的競爭同時也帶來眾人對於AMOLED的高度注意。隨著AMOLED的成功量產和新5.5代線的推進,SMD將生產更大尺寸的AMOLED面板提供如三星Galaxy Note和平板電腦的應用,並且將銷售給三星以外客戶。AMOLED同時也滲透進新的市場,像是索尼PS-Vita使用5吋AMOLED的掌上型遊戲機;LG Display則是賣出AMOLED手機面板給樂金電子。

 根據DisplaySearch分析,2011年OLED面板產值預計達40億美元,約為所有平面顯示器產值的4%;2018年則將創造超過200億美元產值,達到了所有平面顯示器產值的16%。此外,應用OLED在照明上也自2011年開始起飛,OLED照明預計到了2018年將達到60億美元產值。DisplaySearch並預測AMOLED TV將於2017年達到1,000萬台以上的規模。雖然在AMOLED TV面板量產的初期會有規模經濟不夠、量產穩定性不夠以及成本過高等問題,但在電視品牌廠商追求產品差異化的動機之下,預計將會有策略性的AMOLED TV訂價方式,以刺激終端市場消費者的購買動機。

 南韓具先發優勢 台廠力求突破

 同樣是顯示器,但是AMOLED和TFT LCD卻有很大的不同;AMOLED製程和半導體比較類似,設備投資是一大關鍵。從成本結構來分析,TFT LCD面板的成本當中,材料成本占比高達70%,而折舊費用約占有30%;反觀AMOLED,材料成本只占有30%,折舊費用占比達70%。而現階段AMOLED製程並不成熟,即使買了設備機台,也不一定做得出來;換句話說,也就是AMOLED學習曲線長,良率不容易拉上來,得花很長的時間摸索,以現在唯一能量產AMOLED的SMD來說,也是花了足足有3~5年的時間全力投入,才有今天的成果。

 三星目前在AMOLED具有絕對的先發優勢,但為什麼三星可以成功?一個原因是SMD的前身三星SDI當初是作CRT,面臨CRT被淘汰,公司為了求生存,全力壓寶在AMOLED上,另一個關鍵則是品牌!因為AMOLED回收期長達數年,早期做出來的產品品質差、價格又昂貴,很難說服客戶買單。但是三星有品牌,所以先從自己的手機上開始用,一方面可以做出手機的差異化,另一方面還可以慢慢養大AMOLED事業。其實台灣面板廠也都曾經投入AMOLED,但是台灣沒有自有品牌,也缺少足夠的銀彈,所以兩進兩出,始終無法在AMOLED建立領先的地位

 從技術層面來講,其實日本與台灣面板業者投入AMOLED技術的發展時間點,比南韓廠商還早,但後來撤出,才讓三星後來居上。雖然台日業者也都有生產AMOLED的能力,但是距離大量而能穩定供貨的量產,還有一段距離,一般認為台灣面板廠AMOLED技術足足晚了三星有1~2年的時間

 其中材料是一大問題,AMOLED結構很簡單,說穿了就是2片玻璃中間加上有機發光材料,但是愈簡單的東西反而愈難做。首先就是有機發光材料難以控制,而材料是影響AMOLED良率及成本相當重要的一環,甚至還牽涉到專利障礙。早期發展AMOLED的美國、日本等材料相關公司,如柯達、出光等,後來陸續被南韓廠商收購,也讓南韓廠商在AMOLED技術領域從材料、專利端就有完整的佈局;相較之下,台廠所需的AMOLED材料仍必須依賴向日商來採購,明顯居於劣勢

 設備又是另一道障礙,目前AMOLED設備還沒有一個標準,即使買來設備卻不一定做得出來,必須靠自己調整參數,要做到穩定量產,累積的製程經驗非常關鍵。三星在AMOLED產線世代的投入,是從4代線、5代線,逐步擴展到8代線,回過頭來看,台灣面板廠現在才正在利用4.5代線生產AMOLED,未來還要花多少時間才能把產線世代提高到8代線,有待觀察。

 SMD的AMOLED已經量產2年,現在談追趕其實來不及,台灣只能先練兵,不要讓差距愈來愈大;可以從門檻比較低的中小尺寸開始做起,假以時日仍然有翻身的機會。雖然現在面板廠財務狀況困窘,但是利用面板廠既有的設備加以改造,其實花費沒有那麼大,關鍵在於投資下去的決心!

 中小尺寸面板 練兵起跑點

 其實AMOLED顯示面板也不是那麼無懈可擊,最為人所詬病的就是有機發光材料有衰減問題,因此壽命只有3萬到4萬小時,遠不及TFT LCD面板。此外,解析度不夠高,現在一片4.3吋AMOLED面板最高解析度可以達到230ppi,相比iPhone的解析度高達330ppi還差很遠。不過AMOLED最大的優勢就是色彩飽和度高,而且不需使用背光,所以輕薄、省電,而這些特點在小尺寸應用產品上特別明顯,所以對於手機等行動裝置品牌廠商來說,可以達到產品差異化的目的,例如三星Galaxy手機最大的賣點就是AMOLED面板

 再從市場接受度來看,1片3.5吋面板,AMOLED與TFT面板之間的價差不到20美元,是在消費者可以接受的範圍之內。但是1片55吋AMOLED TV面板要價高達2,000美元,但是55吋TFT面板只要500美元,而整機成本又是面板成本的3倍以上,一台要價6,000美元,有多少消費者願意買單,是一個很大的問號。至於在液晶電視等大尺寸應用上,AMOLED所訴求的效果反而不那麼突出,首先就是電視又不扛著走,其實厚度不是那麼重要,所以AMOLED TV後續的發展,恐怕還要觀察一段時間。

 SMD因為產能不足,所以AMOLED面板供貨幾乎全數以三星自有品牌為主。從現在三星獨占AMOLED面板的現況來看,三星在手機市場的競爭對手,包括諾基亞、宏達電等等都希望能夠取得穩定的AMOLED面板供應,所以台灣面板廠只要能夠做出AMOLED來,特別是中小尺寸應用,一定不愁訂單。直接從大尺寸應用切入,一方面技術門檻高,另外一方面台灣沒有自有品牌,做出來的AMOLED TV面板,也不知道給誰用。

 台廠可聯日抗韓 拉大與大陸差距

 從整體顯示器產業來看,台灣TFT LCD面板產業其實處於夾在中間的困境中,前有技術領先的南韓面板廠,後有低價競爭的大陸面板廠,AMOLED對台灣面板廠來說其實是創造差異化優勢的一個機會。AMOLED還沒有標準化的製程,從製造層面來講其實是工藝品,大陸廠商追趕不易,台灣半導體人才多,過去10年來更是累積了深厚的光電基礎,可以藉此拉大和大陸廠商的差距。

 從目前全球面板廠在AMOLED的布局來看,目前仍是由三星所主導,到2011年底為止,三星集團的SMD已經有1條4.5代線及2條5.5代線投入AMOLED生產,預計2012年上半年還會有另1條5.5代線加入AMOLED量產行列,至於規劃中的8.5代AMOLED產線也將於2013年投產。LG Display早在2011年底前就已經有1條4.5代AMOLED產線,不過LGD將跳過中小尺寸,直接瞄準大尺寸應用,近來開發出搭配彩色濾光片的白光OLED,預計將由旗下8.5代線導入量產,預計將於2012年第3季以前開出。索尼原本也有3代線投入AMOLED,但隨著日本面板產業整併,索尼本身也面臨集團組織調整等問題,因此儘管擁有OLED技術,卻沒有實際的產能開出。

 至於台灣的面板廠,友達旗下原本就有1條3.5代線已投入AMOLED,新加坡的4.5代線,則是預計在2012年第2季以後投產。奇美電則是將統寶原有的LTPS生產線,投入AMOLED,量產時點可能落在2012年下半年。錸德集團旗下的錸寶在PMOLED耕耘已久,公司計畫以原有的2條產線投入a-Si AMOLED

 台灣這兩年常常在講聯日抗韓,日本面板廠包括索尼、東芝、三洋、愛普生、先鋒、夏普等等,過去都曾有AMOLED開發的經驗。台灣可尋求和日廠合作,減少投資壓力、結合雙方經驗,不要在AMOLED產業被南韓甩開。

 在TFT LCD產業落後的中國大陸,在新一代的AMOLED上動作相當積極,上海天馬最快在2012年下半年,就會有1條4.5代線投入AMOLED面板之量產。同時還計劃把另外1條5.5代線投入AMOLED面板。此外京東方則是以旗下1條5代線投入AMOLED之發展,不過實際量產時點還不明確

arrow
arrow

    e68sof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